长期以来,劳动的育人价值及功能被家长忽视,是非常遗憾的。
曾有行家言:一个人的劳动素养在成长和生活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。就像一个人的书卷气无法掩饰,一个人的劳动素养甚至可一目了然。
劳动在今天已经有新的内涵。通过劳动来发育大脑,恐怕是当今家长最乐意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最多诉求。其实,劳动教育的价值远不止发育大脑,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,能够养活自己、能够照顾自己和他人,都是通过劳动素养的培育达成的。
家庭中强调孩子做家务,对孩子的成长还有更加具体的意义,至少可以避免孩子做“寄生虫”的可悲境遇。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在我国并不被广泛重视,尤其是课业负担较重的背景下,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只做作业看书就行了,不要为别的事耽误时间,干家务活是家长的事儿。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,将会为孩子的成长,甚至长大后进入婚姻的家庭关系带来深层的隐患。
“劳动创造了人”,从教育角度看,这是一句真理,只有积极参与劳动,有比较高的劳动素质,才是一个健全的人。孩子参与劳动,就是在接触外部世界,就是在建立与外部世界的关系,也在动手改造这个世界。劳动又是人对自我的开发,在劳动中人发现自己的潜质,获取信心,感知创造的乐趣,从而改良、收获美好的人生。
随着社会的变迁,科技日渐发达,劳动正在发生变化,正变得更加丰富多彩。能把自己想到的付诸行动,这是时代要求的一种优秀品质,一种健康精神。大多数劳动要求人与人的团结协作,甚至要求高品质的人际配合,需要协作精神和能力,这也是劳动素养所涵盖的,这是个体深度融入现代群体的基本素养,是人的社会化必经之路。
在家庭中开展劳动教育,让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,对家长是个不小的命题。家长可能会遭遇孩子不配合、有始无终、效果没有保证等可能。这里给家长几个建议:
家长要给予孩子劳动必要的尊重。孩子参与劳动,可能不熟练,甚至带来很多麻烦,但家长要明白,这是孩子在成长,应给予鼓励,应付出耐心。
家长不能把劳动教育简单化,“今天你洗碗”,把活儿一推,就不管了。这样无意中就把劳动解释为负担,会产生负面影响。家长切忌急功近利,教育的一大敌人就是急功近利。要精心设计孩子参与劳动的层次,递进展开。一开始太复杂,孩子没有办法完成,就会索性一推了之。要精心设计你的激励办法,让孩子有成就感;多注意孩子劳动的细节,在细节上及时肯定。当然,如果孩子在整个过程规划上有创新,就更值得明确表扬。
家长要有物质准备,这在国外很普遍。例如给孩子配备工作间和工具,让孩子根据兴趣自主劳动。劳动的主动性,比被动完成家长安排的工作更重要。
多设计一些集体劳动项目,最好大家一起动手,群体劳动教育效果更好。尤其不要大人在打牌、聊天,让孩子一人做家务。要认识到,一起劳动是难得的与孩子交流的机会。一起劳动,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状态,容易打开心扉,平日的一些疙疙瘩瘩也许就因此解开了。
总之,优质的劳动教育可谓一本万利,值得我们高度重视,整体规划,次第展开。可以想象,长期接受劳动教育的孩子,长大才会成人,家长将会得到一个勤快、孝顺、独立、自信的好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