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版综合资料一份三份 总第131期 2017年4月 上一期 下一期

第四版 师之有道

正版综合资料一份三份

利用“蝴蝶效应”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

2017年3月,我十分幸运,结识了朝气蓬勃的新实验班。早餐时聊起新生,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笑谈道,“年轻真好!精力充沛,好奇心强,表现欲强。表现欲是一种心理能量,表现欲就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啊。”

说者无心,听者有意。一句话点醒梦中人,令我想起近期反复研读的刘崇德的《教育中的心理效应》。这本书有一小节论述了“教育无小事---蝴蝶效应”。重读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此效应的缘由。第一,蝴蝶成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,引起了杠杆效应。第二,蝴蝶开始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,因此有机会暗暗“滋长”,最终造成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”的结果。

小实验班的同学正处于人生的初期,一切尚待塑造。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,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、研究者、探索者。而在少年的世界中,这种需要特别强烈。”所以,如果老师愿意,一个灿烂的笑脸、一句赞扬的话语、一行鼓励的评语、一种充满正能量的体式语言,都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巨大的“蝴蝶效应”,成为他们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。

常言道,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,因为创造性的思维含量更大。起初,预习完一篇课文,问答时老师唱主角。慢慢地,我利用他们的表现欲,有意识地让同学问同学,最后升级到用问题挑战老师。根据这个问题链,同学大都能轻松复述和背诵课文,真正体会到英语口语学习和表达的快乐。

又如在学习完Lesson 60 The Future,结束了阅读理解、知识点、课文复述和背诵之后,按照常规,利用问题小组间互相PK,胜者得分晋级。但是,同学们感到意犹未尽,所以我顺势留了更有挑战性的课后作业:课本剧表演,8个小组自编自导自演。仅隔一天,大戏上演了。每个小组都修改了原文或添加了情节,大部分增加了人物,有的组设计并制作了道具,有的表演展示了英式的冷幽默,也有的表演极具好莱坞式的喜剧色彩,当然也有演变成悲剧的,还有的是悲喜剧。每组的表演极具个性,绝不雷同。有几个同学平时英语说得很少,也投入到表现自己的舞台,活泼开朗起来,表现欲得到充分的释放。

老师适时地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和表现欲,这个杠杆就会撬动他们的心理能量,收到“蝴蝶效应”。他们不仅吃透了教材的词汇、语法和文化内涵,还投入了热情和专注,学会了合作、探究和创造,最后展示了一个更加自信的自我。其实,这些活动也满足了马斯洛的“需求层次理论”中的“自我实现需求”。这自然践行了《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》的7级目标描述的“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,主动参与计划、组织和实施语言实践活动”。希望这颗积极向上的表现欲的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内心,落地生根,开花结果,创造更多的“蝴蝶效应”。


宁波华外高中部 薛洪波